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撬動建筑業新增長點
發布時間:
2017-04-10 00:00
來源:
今年以來,從中央1號文件到各部委出臺的相關政策,無不圍繞大力扶持農業農村建設,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近幾年,我國大力扶持特色小鎮建設,這給建筑業帶了巨大的市場機遇,在行業內引起熱烈反響。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創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創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這對建筑業來講無疑是重大利好。 農村基礎設施市場空間巨大 《意見》指出,農村基礎設施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國農村道路、供水、污水垃圾處理、供電和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生產生活條件逐步改善,但由于歷史欠賬較多、資金投入不足、融資渠道不暢等原因,農村基礎設施總體上仍比較薄弱,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40%的建制村沒有垃圾收集處理設施,78%的建制村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40%的畜禽養殖廢棄物未得到資源化利用或無害化處理……這是我國農村基礎設施的現狀。 據有關部門測算,在"十三五"時期,僅供水、道路、電力、通信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就需要3.4萬億元。另有機構測算,未來農村環保市場有待釋放。估算每個村的環境治理需要200萬—500萬元,全國有60多萬個行政村,按80%的治理面,需要投入超過萬億。 根據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的研究,"十三五"期間,僅農村污水處理市場空間接近800億元。據悉,目前農村地區污水處理率僅10%左右,大量未經處理的農村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水系,成為主要的水污染源。與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接近飽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村污水治理市場依然存在巨大短板,未來農村污水處理市場空間巨大。 為此,近日環保部和財政部發布《全國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新增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的建制村13萬個,累計達到全國建制村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 對建筑企業和環保企業來講,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一片"藍海"。此次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對建筑企業來講無疑是如虎添翼。 創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 農村基礎設施領域如此龐大的市場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錢從哪兒來?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如何創新發展?對此,《意見》從三個方面提出了要求。 一是構建多元化投融資新格局,通過健全分級分類投入體制、完善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創新政府投資支持方式、建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充分調動農民參與積極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強化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和引導社會各界積極援建等措施,健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長效機制。 二是完善建設管護機制,通過完善農村公路建設養護機制、加快農村供水設施產權制度改革、理順農村污水和垃圾處理管理體制、積極推進農村電力管理體制改革、鼓勵農村電信設施建設向民間資本開放、改進項目管理和績效評價方式等措施,保障工程長期發揮效益。 三是健全定價機制,通過合理確定農村供水價格、探索建立污水垃圾處理農戶繳費制度、完善輸配電價機制、推進農村地區寬帶網絡提速降費等措施,激發投資動力和活力。 《意見》還強調,要強化規劃引導作用,按照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要求,統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布局,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投資環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管護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縣級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意見,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密切協作配合,抓緊制定相關配套措施。 PPP模式走進農村基礎設施領域 剛剛發布的中央1號文件在農村金融方面提出了很多撬動資金的機制和辦法,其中之一便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也就是PPP。 今年以來,各地區采用PPP模式建設農村基礎項目的中標信息接連不斷。近日,福建省制定出臺管理辦法,明確要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理兩個領域的新建項目須應用PPP模式。 《意見》指出,支持各地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基礎設施領域。鼓勵按照"公益性項目、市場化運作"理念,大力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創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模式。支持地方政府將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整體打包,提高收益能力,并建立運營補償機制,保障社會資本獲得合理投資回報。對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在用電、用地等方面優先保障。 上述《規劃》也提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形式,推動市場主體加大對農村生活垃圾、污水收集處理等設施建設和運行維護的投入。引入競爭機制和以效付費制度,合理確定建設成本和運行維護價格。 隨著國家各種利好政策的頒布,農業PPP投資將迎來重大機遇,也將進一步助推鄉村旅游和特色小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