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營改增落地三月 四大難題待解
發布時間:
2016-08-10 00:00
來源:
截至目前,建筑業全面營改增已落地三個月,業界最為關注的顯然是有沒達到減稅的預期。本報從建筑企業了解到,減輕稅負的效果目前尚未充分體現,從長遠發展和當前建筑業市場行情來看,未來企業度過政策磨合期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與此同時,營改增的實施也暴露出長期積累的行業問題。 減負效果尚不明顯 記者分別從建筑企業和裝飾企業了解到,營改增實施三個月,稅負的變化尚不明顯,主要原因是此次稅改建筑業采用過渡政策,5月1日以前的工程按照簡易計稅辦法3%計稅。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副總監王永進表示,目前公司90%以上的項目采用簡易計稅,只有10%的一般計稅項目。簡易計稅和營業稅時的稅率一樣,但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按不含稅銷售額和3%的征收率計稅,實際稅負僅為2.91%。"理論上稅負是降了,但萬分之九的幅度,下降效果并不是特別明顯。"王永進說,"但隨著一般計稅項目的逐漸增多,預計未來稅負可能略有增長。" 中建一局二公司財務管理部經理周新華也給出了相似的答案。他表示就實施三個月來看,對企業整體財稅影響有限,當前收入、利潤略有下降。但從長遠來看,會對公司收入、成本、稅負有較大影響,未來企業成本、稅負受下游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影響較大,按目前建筑市場行情來看,不容樂觀。 此外,周新華還提到,建筑企業在施工承攬工程時,相對業主處于弱勢,過渡政策較為寬松,給業主留下了選擇空間。企業被動接受老項目并按照一般計稅方式,這勢必造成成本上漲,稅負增加,利潤下降甚至虧損。 專票收取仍存在較大困難 有建筑公司測算,營改增后企業的進項稅抵扣要達到70%以上,稅負才能與原來繳納的3%營業稅持平。營改增后,建筑企業加強管理,要求必須拿到進項稅發票。但事實上,建企收取增值稅專用發票仍存在較大困難。 周新華表示,主要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小規模納稅人都無法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稅務局代開成本高,導致小規模納稅人專票收取困難。二是建筑行業門檻較低,行業整合度不高,整個行業抵扣鏈條不完整,流通環節存在大量"應抵未抵"的情況,增加了企業詢價和取得專票的難度。 就裝飾企業實際情況,王永進重點提到了人工費的問題。除了材料費,建筑工程人工費占工程總造價的20%—30%,能否取得增值稅發票是能否減負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建筑勞務市場正在建設中,全國成建制的勞務公司只有幾千家,包工頭仍舊占據重要的市場份額,原來是按3%繳納營業稅 ,但營改增后,一大部分人工費沒有進項稅額可以抵扣。 部分材料稅金轉嫁 不管是土建項目還是裝飾裝修項目,材料費是工程造價的大頭,在很多工程中占比達到70%以上,能否拿到可以抵扣的進項稅發票是企業稅負增加與否的關鍵。由于施工材料種類繁多,分供商提供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適用稅率也不盡相同,但一般的材料如鋼材、水泥、混凝土等,其適用稅率為17%,可以充分抵扣進項稅額,降低企業營改增后的負擔。但實際并未像原本預料的一樣。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6家企業以"營改增"為借口,捏造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秩序,已責成主管部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共計1200萬元。然而,建筑企業也遇到了此類問題。 王永進表示,部分材料企業把增值稅的這部分稅金轉嫁到了施工企業身上,表面看企業要繳納的11%的增值稅可以用17%的進項稅進行抵扣,但實際上抵扣的17個點都是買的。此外,員工因公出差、工作調動等因素產生的住宿、交通費用,由于無法當場拿到增值稅發票,郵寄產生的費用也給企業增加了一部分負擔。 稅務工作大量增加 當前,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企業招投標規則、企業發票管理、稅務管理、核算管理以及內部控制上,因此財務人員數量增加是建筑企業在營改增后普遍存在的現象。"需要有專門的人來做登記、抵扣、認證,這些以前是沒有的,并且增加了很多臺賬。"王永進表示,"目前有簡易計稅和一般計稅兩種計稅方式,項目采用哪種計稅方式,也需要把所用材料區分開,因此增加了大量的核對工作。" 同時,營改增后,工作流程也有所不同,王永進用"以前公司只跟一個稅務局打交道,現在需要跟全國幾百個稅務局打交道"來形容。他對此進行了詳細地講解,他表示,原本只需要項目經理在工程所在地繳納的稅款,現在項目經理要去當地稅務局填寫預繳申報表,傳回公司蓋章后,拿著這個申報表和稅金去繳稅,然后將交稅后的稅單和申報表寄回公司開票,才能把發票交給業主。 此外,營改增后,營業稅退出歷史舞臺,PPP等投融資項目在企業向財稅部門咨詢過程中存在多種不同解釋,也導致企業在稅收籌劃、商務談判中處于被動。 營改增對企業業務運營的影響是全面的,涉及企業的各個層面。因此,建筑企業項目管理、財務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工作都面臨挑戰,企業需要形成上下聯動的機制,才能更好地應對營改增帶來的變化。 良策 全面統籌工作,制定中長期規劃 北京財稅研究院研究員、管理學博士李志遠表示,單純地依賴財務手段,多取得進項稅額從而降低企業稅負,這樣的思路是遠遠不夠的。企業的相關業務人員必須懂增值稅,必須知道增值稅制下如何去采購,如何選擇供應商,以有利于企業降低稅負增加利潤。同時,在銷售環節,業務人員要懂得如何與業主、客戶定價,如何確定銷售業務的稅率和發票以降低企業的稅務風險。 對此,周新華表示,中建一局二公司財務系統在三年前就已開展各項測算工作,及時掌握營改增對建筑行業的影響,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訂營改增方案及未來中長期工作規劃。其次,增加財務管理尤其是稅務管理人員數量,以應對營改增對發票、內控、核算等方面的財稅管理新要求。此外,各業務系統開展營改增理論學習,積極與業主、供應商展開談判,爭取實現"雙贏"。 規范進項稅發票,形成良性循環抵扣鏈條 營改增前,不用考慮進項稅抵扣的問題,建筑企業發票取得比較隨意,這是業內普遍存在的現象。營改增促使企業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要求能抵扣的項目盡可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這也將倒逼建筑業上下游企業規范管理,進而形成良性循環的增值稅抵扣鏈條。 專家指出,合理獲取原材料發票是建筑企業減負的首個要點。建議建筑企業要優化物資采購模式,實行定點集中采購,同時,要篩選供應商,盡可能選擇生產經營穩定、財務核算安全、企業規模較大的一般納稅人,確保在材料采購環節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科學籌劃抵扣時間和選擇計稅方法是建筑企業減負的另一要點。稅制轉換給納稅人稅負管理和現金流帶來不確定性,建筑企業要強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日常管理,增強軟實力,以便于適應增值稅管理的要求。 利用信息化加大監控力度,降低稅負風險 信息化是中建一局二公司及其他一些建筑企業應對營改增的重要舉措,相比人工,信息化更能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增值稅準確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周新華表示,公司正打造稅務管理大數據應用,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監控力度,降低稅務風險,保證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 但業內人士指出,營改增對企業業務運營的影響是全面的,也包括信息化系統。營改增后,信息化系統要能夠滿足"價稅分離"的要求。同時,增值稅納稅管理工作比營業稅精細、復雜的多,工作量會成倍增加,因此信息化系統還要能夠支撐全過程的進項稅管控,幫助企業稅務管理部門提高工作效率。